贫民区里有一个小女孩,一直都是脏兮兮的。
突然有一天,她的老师送了她一条美丽的红色连衣裙。
小女孩穿上了这条裙子回了家。
她的父母也讶于她的美丽,但是小女孩身上脏兮兮的,感觉和这条裙子有些格格不入。
于是,小女孩的父母替小女孩洗漱干净。打扮干净的小女孩再换上那条裙子后,真的美极了。
小女孩的父母看着美丽的小女孩,又看了看自己的生活环境,觉得实在是不相称,于是他们又开始着手打扫自己的家,把一切都打扫得一尘不染。
后来,他们发现,看着干净整洁的家,心情都好上了许多,家里的争吵也少了不少,生活幸福感提升了不止一点点。
拥有美好生活,主要步骤如下:第一,你要确定房间里面物品的去留,去留的唯一判断标准就是,这件东西还能否让你心动,你是否还喜欢它;
第二,你要为留下的物品找到一个“家”,总的原则就是,所有东西尽可能直立摆放,一目了然,方便我们使用的时候直接拿取,也节约了空间。
做一件事最好的时机,是现在
近藤麻理惠的《怦然心动人生整理魔法》中,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:“那一天”永远不会到来。
生活中的很多我们,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:
这些书要留着,因为我总有一天我会读的;
房间太脏了,但今天太累了,等过两天没那么忙再打扫吧;
今天外面在下雨,我就不去健身了吧,等明天天气好点,我也没那么累了,再去健身房吧;
最近的工作好多,好不容易躺在床上放松一会,今天就先不学英语了,等明天,我一定学。
我们擅长跟自己许诺一个个“明天”,我们把自己内心希望做,但当下都不想做的事,都许诺到未来,换今天的一个心安理得。
在许下承诺的时候,我们是真心以为以后我们会去做的,可是以后还有以后,我们就这样一次次自己欺骗自己,一次次拖着,我们永远等不到那个真正开始做的“明天”。
这也是近藤麻理惠在书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观念,如果真的下定决心整理,那就立刻马上去做,并且不管工程多大,要一次性做完。
因为一旦你放弃一次,那么你一辈子都不会整理好;
同理,一旦你坚持下去,你会培养自己能够整理好的自信,慢慢地,会养成整理的好习惯。
这种整理房间的态度,放到整理人生,整理工作上也是如此,一旦你打算做某件事,那就立刻马上做,不要等,也不要给自己留偷懒的时间,也不要相信自己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做,千万别低估人类的惰性。
若真的想让你的人生做出某种改变,那么从此刻,从你冒出想要改变的想法这刻起,就去做你想去做的那件事。
去过让你心动的生活
近藤麻理惠的《怦然心动人生整理魔法》中,整个整理过程就围绕一个原则:
“只留下令我们心动的物品、扔掉不具有心动感的杂物,为留下的每一件物品设定固定放置地点,每次用完放回去。”
整理之前,要先想好什么样的家是让自己怦然心动的,什么样的生活是让自己怦然心动的,可以找些自己喜欢的房子的照片,以此参考整理;
整理过程中的断舍离都围绕“心动”二字,用心感受这件衣服是否让你心动,这本书是否让你心动,这些过往的东西是否还让你心动,还很喜欢,那就留下,不喜欢,那就干脆的扔掉。
整理结束后,可以把自己心动的物品摆放出来,比如喜欢的小物件可以放在自己很容易看到的地方,给自己营造生活全部都是你心动之物的喜欢氛围。
当然,可能有些东西你会舍不得丢弃,针对这一点,近藤麻理惠也说了,对于那些没有心动感的东西,不要觉得扔了有负罪感,因为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,
它此刻存在的意义就是未来告诉你“你并不适合这些物品”,所以对于这些东西,我们要抱有感恩之心的说谢谢,说完之后毫不犹豫的放手。
作者本是在教我们如何丢掉“舍不得丢”的东西,可我在看这一段的时候,总觉得近藤麻理惠所传递的也是一种人生态度:
那些我们房间里舍不得丢掉,却也不再心动的旧物,像极了我们人生中那些爱不到,没办法继续爱,只能丢掉,但又舍不得扔的感情和人。
在某个时间段,我们也纠结过,丢之可惜,不丢又太占地方,好矛盾啊,但我们都知道不能在这上面再浪费太多精力,要再果敢点,再干脆点,
因为只有扔掉这些“没办法让我们发自内心开心,没办法让我们心动”的存在,我们才能迎来真正心动的人生。
想过上真正心动的生活,是有代价的,代价的另一个名字叫:舍弃。只有舍掉不合适的东西,才能有更多的空间留给更美好的存在。
我很喜欢近藤麻理惠在《怦然心动人生整理魔法》中,传递出来的信念:既要心怀感恩,又不能拖泥带水。
只有既往不念,当下不杂,清醒干脆的面对生活,未来才会不乱。
《人生十二法则》里写过一句话:
“当人们每天重复的日常行为被自动化,成为稳定可靠的习惯时,生活的复杂性就能降低,可预测性就能提高。”
当你将所掌握的美好生活秘诀坚持运用到生活中,你也将会离你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近。
毕竟,你怎么过生活,你就拥有怎样的生活。